110kV電網規劃技術原則
電網規劃的重點是根據城鄉總體規劃、電源規劃、新能源規劃,充分考慮地區不同的發展定位和需求,研究和制定電網整體發展戰略和目標網架,立足解決現有電網存在的問題、不斷優化電網結構、提高供電能力和適應性,充分考慮電網規劃的可實施性,在滿足電網安全可靠運行和保證供電質量前提下,應能實現電網供電能力上的合理儲備、空間上的合理布局、時間上的合理過渡。
本文結合負荷分布、負荷特點、負荷增速,從供電能力、變電站布點、電網結構方面,提出110kV電網規劃技術原則。
110kV電網承擔就地消化負荷,改善35kV、10kV網絡功能,在地區電網中起“承上啟下”作用,應考慮為終端負荷建設足夠的泄流通道。
一 供電能力
1、改善不平衡不充分原則。
考慮110kV變電站地理位置和供電區域劃分,實現分區供電,提高各個分區供電能力、轉供能力、接納電源能力,優先解決重載變電站、重載線路,通過周圍現有變電站增容、新建110kV變電站及配套聯絡10kV線路轉移重載變、重載線路負荷。通過切改重載變負荷、自然增長負荷解決輕載變利用效率不高問題。
2、容載比原則
滿足用電負荷增長需要,增強110kV電網的供電能力,容載比按導則控制在2.2,扣除升壓變容量后控制在2.1,發展較快區域可以突破以上數據,原則上容載比不超過2.5。
3、導線截面選取原則
110kV主干線截面宜根據規劃區域內飽和負荷值一次選定。
4、現有電力通道改造原則
(1)充分利用現有電力通道,保護好已有的通道資源并提高單位通道的輸電能力,結合新建變電站解決現有老舊線路問題。
(2)結合主力電源接入,解決斷面受限問題,提升供電能力和新能源接納能力,做好小截面導線輸電通道建設和輸電能力受限改造。
二 變電站布點
變電站布點以城市總體發展布局為落點核心,以國土開發、項目建設及電源發展為定點時序。經濟上的*布點由變電站各電壓等級線路數量、長度以及線路敷設方式來決定。
1、供電半徑原則
依據電源布局、負荷分布、網絡結構、分區等情況,結合負荷密度、空間資源條件以及上下級電網協調綜合考慮110kV變電站的供電半徑及布點,每個變電站有明確的供電范圍。
城鄉110kV變電站以負荷為重心進行布點,并結合城市發展有序陸續進行補點,農村110千伏變電站一般承擔附近鄉鎮的負荷,以完善供電范圍內35千伏電網結構為主,并考慮縮短周邊農村10千伏線路的供電半徑。
2、電壓支撐原則
用電負荷集中地區應有足夠電壓支撐,提高35kV、10kV電網供電質量。
3、時序原則
110kV站點按優先新建后擴建的原則考慮。
4、互為備用原則
變電站布點考慮上下級電網之間互相備用、互相支撐。
三 電網結構
在滿足供電靈活和可靠性的前提下,盡量發揮變電站、線路的作用,考慮一定的負荷轉供能力是考慮110kV網架結構的基礎。
1、目標網架原則
結合地區飽和負荷研究110kV目標網架,確定結構清晰、供電可靠、運行靈活、具備一定彈性的骨干網架,推動110kV電網可持續發展。
2、網架構建原則
依據目標網架,結合地理位置、通道情況以及可實施性,以220kV變電站為中心、110kV電源為依托進行網架構建,采取分片供電的模式,各供電片區正常方式下相對獨立,但必須具備事故情況下相互支援的能力,提高網架的適用性。根據變電站的座數、位置和電源的情況,由放射、單環結構,逐步過渡到T接、鏈式結構。
城鄉110千伏變電站原則上優先考慮兩回接入不同220kV變電站。但若不具備條件,可就近兩回接入同一220千伏變電站的不同段母線。
農村110千伏變電站優先考慮兩回接入不同220kV變電站。但若不具備條件,可就近兩回接入同一220千伏變電站的不同段母線,或與另外一個110kV變電站形成環網供電方式。
3、電源接入原則
電源按分層、分區、分散接入電網,宜就近平衡變電站負荷。結合電源接入,加強優化分區電網網架,消除各級電磁環網帶來的安全隱患,保障電源電力可靠送出。配置足夠的無功補償容量,提高電壓質量。對于水電、風電較為豐富的地區,應采取技術措施避免豐水、大風期上網電壓的越限,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。
4、下級電網適應性原則
新建110kV變電站應能完善區域內35kV、10kV電網結構,同時應改善10kV電網轉供能力。
老舊變電站維持現有電網結構,但應加強該站10kV配電網與其他110kV變電站間的聯絡,以保證高壓故障時能通過中壓電網轉走重要負荷。
上一篇:分析分體式直流高壓發生器的特征